【全身穴道總覽】人體365個穴道圖解,一文搞懂穴位作用與分佈

【全身穴道總覽】人體365個穴道圖解,一文搞懂穴位作用與分佈

全身穴道有365個,它們分佈在人體的頭、面、軀幹、四肢等部位,是經絡上氣血流注的地方,也是人體與外界溝通的窗口。穴位的大小不等,形狀也不同,有圓形、橢圓形、三角形等。人體中,五臟六腑、十二經脈、「奇經八脈」皆有穴道。透過刺激穴位,可以疏通經絡、調整臟腑功能、增強免疫力,並可緩解或治療各種疾病。因此,穴位在中醫治療中佔有重要地位。

可以參考 風市穴在哪?指引定位,助你一覺好眠

全身穴道分佈概況:一窺人體365處正穴的奧祕

穴道,是經絡上氣血流注的地方,是人體與外界溝通的窗口,也是調節人體臟腑功能和氣血運行的重要部位。人體的穴位分佈全身,頭、面、軀幹、四肢都有穴位,其中最多的是背部和下肢。穴位的大小不等,形狀也不同,有圓形、橢圓形、三角形等。

中醫理論認為,人體共有365個穴位,其中120個是主要穴位,61個為常用穴位,其餘184個為輔助穴位。這些穴位分佈在人體的經絡上,是氣血運行和經絡溝通的重要節點。穴位對應著人體的臟腑器官,通過刺激穴位,可以起到疏通經絡、調節氣血、平衡陰陽、扶正祛邪的作用。因此,穴位在中醫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
穴位的分佈具有規律性,一般來說,在經絡的循行路線上,穴位主要分佈在關節、肌肉、骨骼的交界處,或者是神經、血管、淋巴結聚集的地方。穴位的分佈也與人體的臟腑器官相關,比如,肺經的穴位主要分佈在前胸和上肢,心經的穴位主要分佈在胸前和前臂,肝經的穴位主要分佈在肝臟周圍和下肢,脾經的穴位主要分佈在腹部和下肢,腎經的穴位主要分佈在腰部和下肢。

穴位的命名方法有很多種,有的以其所在部位命名,如「太衝穴」位於足背側,第一、二趾間;有的以其功能命名,如「曲池穴」具有疏通經絡、清熱解毒的作用;有的以其形狀命名,如「合谷穴」形狀如穀粒;有的以其與臟腑器官的關係命名,如「關元穴」與腎臟相關。

穴位的作用是多方面的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調節氣血:穴位是氣血運行和經絡溝通的重要節點,通過刺激穴位,可以起到疏通經絡、調節氣血的作用。
  • 平衡陰陽:穴位對應著人體的臟腑器官,通過刺激穴位,可以起到平衡陰陽、扶正祛邪的作用。
  • 促進新陳代謝:穴位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,增強免疫力,延緩衰老。
  • 緩解疼痛:穴位具有鎮痛止癢的作用,可以緩解各種疼痛,如頭痛、牙痛、腰痛、膝痛等。
  • 治療疾病:穴位可以治療各種疾病,如感冒、咳嗽、哮喘、胃痛、腹瀉、便祕、失眠、婦科疾病等。
  • 365穴道知多少?認識人體穴道分佈與數量

    在中醫理論中,人體經絡及其穴位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,穴位是人體經絡氣血流注的重要部位,也是臟腑功能和氣血運行的調節樞紐。人體穴位眾多,主要分佈在頭、面、軀幹、四肢等部位,針對不同部位的穴位,以下將分別介紹其分佈特點和數量:

    1. 頭部穴位:

    頭部穴位主要分佈在五官和頭頂部位,共有52個穴位,其中包括:

  • 印堂穴:位於兩眉之間,是治療頭痛、鼻塞、失眠的常用穴位。
  • 百會穴:位於頭頂正中,是治療眩暈、頭痛、失眠的常用穴位。
  • 太陽穴:位於眉梢與外眼角之間,是治療頭痛、牙痛、面神經麻痺的常用穴位。

    2. 面部穴位:

    面部穴位主要分佈在五官周圍,共有45個穴位,其中包括:

  • 四白穴:位於眼眶下緣,是治療眼袋、黑眼圈、視力疲勞的常用穴位。
  • 顴髎穴:位於顴骨最高點,是治療面癱、三叉神經痛的常用穴位。
  • 迎香穴:位於鼻翼外緣,是治療鼻塞、鼻炎、感冒的常用穴位。

    3. 軀幹穴位:

    軀幹穴位主要分佈在胸部、腹部、背部,共有160個穴位,其中包括:

  • 膻中穴:位於兩乳頭連線的中點,是治療胸悶、心悸、胃痛的常用穴位。
  • 中脘穴:位於肚臍上4寸,是治療胃痛、消化不良、腹脹的常用穴位。
  • 脾俞穴:位於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,是治療脾虛、腹瀉、食慾不振的常用穴位。

    4. 四肢穴位:

    四肢穴位主要分佈在手、足部,共有108個穴位,其中包括:

  • 合谷穴:位於手背虎口處,是治療頭痛、牙痛、感冒的常用穴位。
  • 足三里穴:位於小腿外側犢鼻穴下3寸,是治療胃痛、腹瀉、膝蓋疼痛的常用穴位。
  • 湧泉穴:位於足底湧泉穴,是治療失眠、盜汗、腎虛的常用穴位。

    全身穴道有幾個?

    全身穴道有幾個?.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

    遍佈全身的健康關鍵:一探365處正穴的奧妙

    人體的穴位遍佈全身,猶如星羅棋佈的寶藏,每個穴位都蘊藏著獨特的健康奧祕。從頭到腳,穴位錯落有致,猶如一幅精妙的經絡圖,勾勒出人體的健康藍圖。

    穴位的分佈與人體的生理構造息息相關,反映了人體的運作規律。不同的穴位對應著不同的臟腑和組織,猶如一張人體的健康地圖,為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依據。

    頭部是穴位分佈最為密集的區域,共有114個穴位,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百會穴、四神聰穴、風池穴等。這些穴位對於緩解頭痛、眩暈、失眠等症狀有顯著療效。值得注意的是,頭部穴位較為敏感,針灸時應格外謹慎,避免造成意外傷害。

    軀幹是穴位分佈的另一個重要區域,共有148個穴位,其中包括胃脘穴、中脘穴、關元穴等。這些穴位對於調理脾胃、補益氣血、溫陽散寒等症狀有顯著療效。軀幹穴位相對安全,是針灸治療的常用部位。

    四肢是穴位分佈的第三個重要區域,共有103個穴位,其中包括合谷穴、足三里穴、三陰交穴等。這些穴位對於緩解疼痛、疏通經絡、增強免疫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。四肢穴位相對靈活,是針灸治療和穴位按摩的常用部位。

    穴位是人體的寶貴財富,是中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重要依據。通過瞭解穴位的分佈和作用,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體的運作規律,掌握中醫的精髓,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。

    遍佈全身的健康關鍵:一探365處正穴的奧妙
    部位 穴位數量 常見穴位 功效
    頭部 114
    • 百會穴
    • 四神聰穴
    • 風池穴
    緩解頭痛、眩暈、失眠等症狀
    軀幹 148
    • 胃脘穴
    • 中脘穴
    • 關元穴
    調理脾胃、補益氣血、溫陽散寒等症狀
    四肢 103
    • 合谷穴
    • 足三里穴
    • 三陰交穴
    緩解疼痛、疏通經絡、增強免疫力等症狀

    365處正穴分佈全身:探索人體穴位奧祕

    人體穴道分佈全身,頭、面、軀幹、四肢都有穴位,其中最多的是背部和下肢。穴位的大小不等,形狀也不同,有圓形、橢圓形、三角形等。穴位是經絡上氣血流注的地方,是人體與外界溝通的窗口,也是調節人體臟腑功能和氣血運行的重要部位。

    穴道在人體上分佈得非常均勻,上至頭頂,下至腳底,無處不有。全身共有365個穴道,其中頭面部有104個,軀幹部有112個,四肢部有149個。穴道分佈的密度也存在一定的規律,一般來說,穴位密集的地方,往往是經絡交匯之處,或者是臟腑、器官集中的部位。

    穴道分佈的規律與人體的生理、病理有着密切的關係。中醫認為,穴位是經絡的關鍵點,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路,穴位是氣血輸注的場所。因此,穴位的分佈規律與人體的生理、病理有着密切的關係。

    穴道分佈的規律對中醫的臨床實踐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。中醫在治療疾病時,經常會根據穴道分佈的規律來選取穴位,以達到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、扶正祛邪的目的。

    穴道分佈的規律是中醫寶貴的財富,它為中醫的臨床實踐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。

    穴道總覽:365處正穴分佈全身,探祕人體奧妙

    人體穴道分佈全身,頭、面、軀幹、四肢都有穴位,其中最多的是背部和下肢。穴位的大小不等,形狀也不同,有圓形、橢圓形、三角形等。每個穴位都有其獨特的功能,通過刺激這些穴位,可以起到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、平衡陰陽的作用,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。

    穴位的具體分佈如下:

    • 頭部:包括百會穴、印堂穴、四神聰穴等,主要穴位在20個左右。
    • 面部:包括攢竹穴、魚腰穴、迎香穴等,主要穴位在20個左右。
    • 軀幹:包括膻中穴、中脘穴、關元穴等,主要穴位在50個左右。
    • 四肢:包括合谷穴、內關穴、足三裡穴等,主要穴位在200個左右。

    穴位的功效與作用因穴而異,有些穴位具有止痛作用,有些穴位具有補益作用,有些穴位具有清熱作用,有些穴位具有瀉火作用,等等。通過刺激不同的穴位,可以達到不同的治療效果。

    值得注意的是,穴位按摩雖然具有很好的保健和治療作用,但也要注意適度,不要過度刺激穴位,以免造成不良後果。如果對穴位按摩不熟悉,最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。

    可以參考 全身穴道有幾個?

    全身穴道有幾個?結論

    總結以上內容,人體穴道共365處,遍佈於全身,分佈在經脈上,是人體氣血流通、臟腑運作的關鍵所在。中醫理
    論認為,穴道是人體內部與外部環境溝通的窗口,也是調控人體機能的重要樞紐。通過刺激穴道,可以調節氣血的運行,
    使臟腑功能協調,從而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。因此,穴道在中醫治療中佔有重要的地位,是中醫診療疾病的常用方法之
    一。

    全身穴道有幾個? 常見問題快速FAQ

    Q1:人體全身共有幾個穴位?

    答:人體全身共有365個穴位,這些穴位分佈在人體的頭、面、軀幹和四肢,其中最多的是背部和下肢。

    Q2:穴位的作用是什麼?

    答:穴位是經絡上氣血流注的地方,是人體與外界溝通的窗口,也是調節人體臟腑功能和氣血運行的重要部位。按壓或刺激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經絡、活血化瘀、行氣止痛、扶正祛邪等作用。

    Q3:穴位怎麼找?

    答:穴位的位置一般是固定的,但因人而異,所以不能完全按照穴位圖來找。找穴位的方法有很多,比如,可以根據穴位的名稱,如「合谷穴」、「足三里穴」等,來查詢穴位的位置;也可以根據穴位的解剖標誌,如「在手腕橫紋的外側端」、「在膝蓋骨外側下方」等,來找穴位;還可以根據穴位的取穴方法,如「在肘橫紋外側端直上2寸」、「在小腿前外側,外踝上3寸」等,來取穴。

  • 發佈留言

  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